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中國古鈔

元初的紙幣「會子」,「交鈔」,都是地方性質,只在各地發行,互不流通。直至中統元年,忽必烈發行「中統元寶交鈔」,成為元朝全國通行的紙幣。後來發行「至元通行寶鈔」、「至大銀鈔」、「至正印造元寶交鈔」。

 

明朝唯一發行的紙幣是誕生於洪武八年的「大明通行寶鈔」。寶鈔是用桑皮紙做的,長約30厘米、寬約20厘米,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紙幣。

清代紙幣

清朝初期實行「不行鈔」的政策,直至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,清廷軍費開支暴增,加上面對戰敗的鉅額賠款,開始印發紙幣。

清代發行的紙幣分為順治年間的鈔貫、咸豐年間的戶部官票、大清寶鈔、清末光緒、宣統年間的銀行兌換券和各種鈔券。

 

清末紙幣流通的情況非常混亂和複雜,官營金融機構、民間金融機構、外商銀行均發行紙幣。本書集中介紹官營金融機構發行的紙幣,民間金融機構如錢莊、銀號、票號、當鋪發行的紙幣可參閱第11冊 《民間鈔票》,外商銀行發行的紙幣則收錄於第7冊 《外商銀行》。

中華民族紙幣發展歷史:

第1册 中國古鈔及清代紙幣 - 180 頁

出版人:       林建邦
編 寫:          李彩荷
資料整理:   李潔玲
設計:           Rosanne Chan、James Tong
製 作:          CA Design (cadesign@cagroup.com.hk)
版 次:          2023年
ISBN:          978-988-76017-1-5